4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并介绍了关于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在去年则达到了56.1%。1978-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8亿人,城市数量增加了46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也从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9万平方公里。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8%,去年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了1.3%,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所在,也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曾公开表示。他认为,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势必会带动消费,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最大潜力。
但在城镇化保持较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也有一些隐忧需要重视。昨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坦言,发改委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年愿意前往小城镇工作的农民工不到10%,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大城市打拼,“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机会少,很难吸引优秀人才”。
对此,徐林表示,未来,政府将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来尽力改变这一差距,“特别是要改变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来使中小城市的宜居程度更好,更有吸引力”。徐林希望能通过政府的政策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引导,来逐渐弥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
对于2016年有关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徐林表示,2016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围绕城镇化进一步开展工作。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涵盖二十个工作重点。
第一,是扎实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第二,是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镇的发展。徐林介绍,中国目前是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但是真正叫“城市”的数量才600多个,如果和日本比,日本的人口也就是我们的一个零头,但是它的城市数量有上千个。从国内发展来看,有很多县城、小城镇规模已经非常大,有的有六七十万人口,但是还是叫镇,它的管理带有“小马拉大车”,或者“紧身衣穿在肥胖的身体”上的感觉,这不利于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目前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镇成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撑。所以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等。
第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以及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等三方面内容。
第四,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同时推动社会资本率先投向城市郊区的发展和建设。徐林表示,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后,中国大概还会有4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所以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我们要继续通过城镇化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第五,是加快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城市土地的再开发和高效利用以及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进一步尝试。要创新投融资机制,为城市建设提供多渠道的、可持续的融资方式。同时要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加快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督促一些地方出台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住房保障的一些政策措施。
最后,徐林指出,到目前为止,发改委已经选择了两个省和135个城市(镇)开展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今年将对这些试点地区和城镇进行全面的调研,同时对各地的一些好做法,一些改革举措,可以复制的举措要加强宣传,加强归纳总结和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