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思考 |
|
发布时间:2016-9-22 13:15:20 来源:澎湃研究所 |
目前不少中国大城市的总规期限,都是2020年。从现在到2020年,时间没剩下多少。近几个月,不少大城市都在进行新一轮的总规修编工作,包括北京、上海、武汉等等。总规的修编,展现了一个城市未来的方向和定位。而总规修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情况,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治理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詹运洲先生,在7月初由“前滩综研”主办的“改革论坛2014”上,就分享了其所在机构的项目研究成果,以及他本人对此的理解,其中包括对总规实施的评价,也有对新一轮总规修编的思考。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
上海最早的总规,就是“大上海都市计划”。它是1946年上海编制的规划。那时上海行政区域只有不到10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00多万。这个规划当时把江苏省太湖流域全部包进来做规划,人口预测到了1600万。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规划非常先进。最近《大上海都市计划》一书整理出版,其中的内容,包括许多调出来重新整理的珍贵文献档案。这本书对了解整个上海的规划历史非常有意义。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
回看上海1946年的规划,对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改革和创新非常有价值。在那时,上海提出要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当时它已经是远东的商贸、工业和金融中心,是中国联系世界的重要门户。
解放以后改革开放之前,上海的规划有1953年版和1959年版。这两版规划都是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做的,做得非常务实。规划关注具体的土地使用,告诉你这块地干什么,开发什么。那时,上海建了很多新村和一些卫星城。
(上海1953年版规划图)
(上海1959年版规划图)
1986年版的规划,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相对比较简单,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
(上海1986年版规划图)
对上海城市建设有重大影响的规划,是1999年编制完成、2001年得到批复施行的规划。这个规划提出,把上海建设成“四个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这四个中心的定义相对比较宽泛,规划也提出上海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2001年版规划图)
现在我们进行的“2040”规划,正是针对这一轮规划的修编。为了这一轮规划修编,从2010年开始,市规土局会同市规划院,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居住、公共设施、生态、文化、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作了全面评估。
可以看到,上海编了这么多版的规划,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解放前的规划是偏政策类,更多地反映城市发展导向,强调发展理念。建国以后的规划,更强调土地使用管制,用一张土地使用规划图,明确了土地开发的性质,比如是居住还是工业——我国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都有这个特点。这是两种类型的规划。1946年的规划学得更多的是欧美国家模式,更偏向发挥市场的作用;1953年以后的各版规划,基本上学的是前苏联模式,更强调政府主导。
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
下面说说我们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所做的评估。规划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方面有很多,这里不多展开,我们所做的评估更多的是问题导向,简单概括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在目标定位上,2001年的规划(编注:1999年编制完成,2001年得到国务院批复施行)中提了“四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实际上,跟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上海目前有待提升的空间仍然较大,尤其在文化软实力、创新能力、政府的服务能力方面,整个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
从发展方式讲,过去20年,上海的发展一直是快速扩张的,目前人口已达到2400万,超过了规划预测的人口总量,在不进行任何有效有序合理的控制的情况下,今后人口可能会更多。我们考虑采取多情景下的城市应对模式,预测城市在不同发展趋势下的人口总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并在居住、交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方面做好应对策略。
在空间格局方面,上海的规划更关注行政区内的发展,在行政区域内又更关注中心城的发展,总体上对区域一体化关注不够,对城乡统筹发展也关注不够,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还有待加强。上海城乡差距问题突出,我们通过最近的调研后发现,上海新市镇、农村跟中心城、新城的差距非常大。
在产业方面,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还不够。金融等方面的竞争力在提升,但总体还是靠后。比如,上海的工业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比重接近30%,远超过大多数国际化都市10%左右的水平,且工业用地的产出率相对较低且不平衡。
更大的差距在环境品质上。比如说,上海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像样的绿道系统。无论是建成环境,还是公共小广场等等,差距都很大,包括一些土地的混合使用,都做得远远不够。上海徐家汇的小广场密度约为6个/平方公里,不到国际大城市商务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再举公共绿地的例子,每天有多少人绕着上海世纪公园周边跑步?我认为,市民更希望在公园里跑步。这说明,公共空间除了数量不够以外,其开发性也不够。实际上,上海城市公园的面积一直在增长,而游人数量并没有同比增长,说明公园利用率在下降。
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1、世界大趋势
先说世界上的大趋势。我们做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这段时间,不同国家和地区出了好几本书,包括美国的《世界趋势2030》、欧盟的《全球发展趋势2030》、俄罗斯的《2030全球战略预测》以及世界银行的《2030,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等,我们经过学习概括,有几点认识:
首先,这些书里都提到全球经济中心是在向东向南转移。以前全球的中心区域是环大西洋沿线,现在则逐步转移到环太平洋沿线,目前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基本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其次,全球城市和腹地城市之间的关系,一般城市群呈现金字塔结构,形成稳定的空间形态。将来的城市竞争更多地是城市群的竞争,中心城市需要融合在城市区域当中,一起参与全球城市竞争。这一点非常关键,上海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需要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发展。
第三,全球新增加的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以中国、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是一个城市里最具活力的群体。城市竞争的关键是创新,人才是城市创新和竞争力的智力源泉,中产阶级人群增长,会增加对整个城市的居住质量、公共空间品质、文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城市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2、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趋势
国家刚发布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关键词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优化布局、文化传承、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总结近期关于区域统筹的规划,有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更关注促进东中西、沿海、内地联动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相比一个地区先发展起来,现在更重要的是区域发展之间的平衡。
第二,更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
第三,更注重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协同发展。最近比较热的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其规划强调“四网同步”,即城镇网络,生态网络、交通网络、文化网络合一,要在这四个方面首先要做到一体化。
目前来讲,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难度还很大。河北的贫困县绕北京一圈,这两个地区在很多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要转移首都非核心功能,但到底哪些是首都非核心功能,从根本上而言,这不是政府能决定的,要靠市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该如何实施分类指导差别化引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京津冀的一体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不能简单类比,不同地区应该有差别化的做法。
对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思考
应对新一轮特大城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5月6日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召开,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式启动。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强调,规划是百年大计,不能走弯路,不能出错误,编制规划更要积极也要稳妥,既要有为也要无为,要重视留白。这就为做好新一轮规划指明了方向。
围绕修编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市政府发布了有关指导意见,主要的指导思想和关键内容可阐述为:四个转变、五量调控、六个导向、七大重点。
1、四个转变
上海这次提出的四个转变,主要是: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模式强调内生增长,管理方式强调过程控制;规划内涵强调空间政策。
在价值取向上,高举以人为本的大旗,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导向。举一个例子,我们花两年做了上海养老设施布局规划,上海老龄化的程度在全中国是最高的,但各项设施配比相对较低。当老龄人口高峰到来时,全上海大概会有近600万老年人口,他们的养老设施需求怎么解决?从经济发展讲,不能以牺牲福利保障换取经济增长,以人为本要反映在具体行动计划上。满足各类养老设施需求,就需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责任,在空间上和政策机制上都必须提出应对。
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高度关注公众参与。以前规划是精英规划、专业规划,这次更多关注老百姓的具体想法。现在我们通过建立相关的专家咨询机制,部门合作机制,人大政协参与的协商机制以及区域统筹协作机制、公众参与团等,来落实公众参与机制,这次规划编制了上海公众参与和执行手册。在区域统筹上,这次跟浙江、江苏两省有更多互动,与两省规划部门做业务交流,进一步寻找更多共同语言。
在发展模式上,由外延发展型规划转变为内生增长型规划。上海本轮规划编制有一个响亮的承诺,这次规划到2040年要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最好是负增长。目前,全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到现在,全都是扩张型,没有一个城市做到建设用地不增加,上海估计是第一个,这也反映上海在整个转型发展方面的引领地位。当然,上海有这个条件,上海3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仅容纳2400万人,还有集约节约的余地。这个过程中,做好城市更新非常重要。上海低效用地比例在20-30%,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不到1,使用效率较低。
在管理模式上,由愿景式终极目标思维转变为底线型过程控制思维。城市规划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公共政策要参照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去制定和执行,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一般来讲,规划要及时掌握实施的绩效,掌握空间结构的变化,掌握城市发展的动态,应对城市重大事件的影响,要进行全过程的规划。我们希望把这次规划做成行动规划和过程规划,而非传统的终极蓝图式的规划,画一张图就结束。我们要通过建立一套目标、指标、坐标相对应相关联的动态监测机制,建立一个可操作可度量可考核的指标体系。
参照很多国际大都市的经验,我们设想要建立几种类型的指标:综合发展指标、居民感受指标,上海特色指标,新型发展指标。比如上海的特色指标之中,有一项是工业用地的转化率。上海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27%,在全球城市里是最高的,因此,将来工业用地的总量会严格控制,也会有相当多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其他用地,通过土地二次开发,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还有一项居民感受的指标,特别强调自行车道的长度、平均通勤时间、休闲绿道线的密度等等,这些方面老百姓最有切身感受。
在规划内涵上,由规定性技术文件转变为战略性空间政策。我们希望做的是一整套体系,从发展目标到实施策略、保障政策,三位一体。换个角度讲,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规划部门的规划,而应成为多规衔接的平台,希望与发改委、专业部门的规划有效衔接起来,成为引领整个城市发展的战略蓝图。
2、五量调控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和保障上海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五量调控”的土地新政。
一是总量锁定。对未来上海的总量建设用地约3226平方公里作为用地天花板予以锁定,并力争实现“负增长”。
二是增量递减。逐年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完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推进集建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
三是存量优化。未来城市发展应更加立足存量,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存量工业用地调整升级,开展中心城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
四是流量增效。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强化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加大违法用地和闲置土地整治力度。
五是质量提高。建立紧凑型、节约型用地标准体系,鼓励土地立体开放和复合利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3、六个导向
六个突出的规划导向,分别是发展内涵要突出以人为本,发展格局要突出区域一体,发展底线要突出生态优先,发展方向要突出功能提升,发展路径要突出睿智增长,发展精神要突出开放包容。以上几方面之前也论述过,这里再简单概括一下:
发展内涵要突出以人为本:市民幸福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根本追求。尊重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强化市民的社区归属感,积极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发展格局要突出区域一体: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城市的重要特征。共同构建长江三角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大力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基础设施高效衔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发展底线要突出生态优先:生态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要限定城市边界,坚决遏制城市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市生态保育和休憩功能融合发展,不断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论整个生态基底,上海在全球城市、全国城市中都并不领先,虽然我们也是园林城市,人均绿地已达到13平方米,取得的成绩巨大。但生态优先不是简单的数量指标,更强调生态服务能力,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现在数量有了,但品质、质量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发展方向要突出功能提升:城市功能是建设全球城市的基本支撑。要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我们整个城市功能提升,一定要按全球城市目标去设定。
发展路径要突出睿智增长:创新驱动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
发展精神要突出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要不断扩大对外对内开放,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不断增强城市包容能力,推动各种资源汇聚和多元文化交流。上海要有真正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的开放、以更宽广的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海派精神。
4、七大重点
一是发展目标。三句话概括就是: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是上海的上海。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好,规划就基本完成了。
“世界的上海”说的是,上海发展要与全球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充分反映国际大都市发展态势,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提升。
“中国的上海”指的是,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衔接,高度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在规划上做到“四个率先”。
“上海的上海”,要求规划要高度关注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各类人群的需求,更加强调公共设施服务的均等化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上海要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相契合,追求更高的城市品质。在城市品质方面,目前我们中心城区和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差距也很大,中心城和郊区的差距就更大。曾有位专家说到上海的全球城市指标:如果上海的郊区新市镇具备能够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生活的条件,就能表明上海城市发展的品质和国际化程度的高度。
二是城市规模。上海的突出问题是人多,但核心问题不是总量,是结构问题和空间分布问题。在整个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规模,有两件事情。
第一,积极推动城市转型,用产业结构调整来引导人口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引导整个人口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指向。新加坡的经验也谈到这一点,其人口结构升级经过好几轮。上海这方面有很大空间,现在总体讲,上海的产业结构和江浙两省基本属同一水平,上海的工业用地产出水平甚至赶不上深圳。
第二,实施差别化的分类管理,上海中心城人口和就业岗位都非常高,但我们的新城新市镇总体人口不多,人口吸引力不够,很难吸引中高端人才集聚。如何进一步加大对新城和新市镇的投入力度,发挥这些地方对人口的吸引作用,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上海未来如果发展到3000万人口或更多,若能有效引导增量人口进入新城和新市镇,可以使上海整个城市网络比现在更有张力和竞争力。
第三,突出复合社区发展理念。我们长期以来,把社区建设放在不太紧要的位置上,没有把社区作为提供居住、工业、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社区里的基本配置,如老年人的服务点、养老设施、卫生站等,都不是按照这个目标来做的。相比之下,新加坡就有非常好的经验,在地铁车站附近,把所有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一块,实际是个小型的社区中心。这一点上海是缺乏的。
三是土地利用。土地规模需要进一步严格控制,需要通过更严格的土地政策来实现土地零增长。土地政策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之前说到的五量调控。
四是空间布局,特别强调近沪空间。上海和周边地区城镇产业已经形成连绵态势,但在空间、产业、生态、交通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应特别强调与上海近沪城市有机联系。北边开始,启东、海门、太仓、昆山、吴江、嘉善、平湖,这一圈活力非常强。要考虑将这些近沪区域有效统筹起来,真正形成近邻的通勤圈。上海应充分发挥长三角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引领作用,积极把周边这些城市一起整合进来,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是产业发展,要突出高端化、集聚化、低碳化。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要有序推进104工业区块的评估和深化优化。推进位于建设区内、不在工业园区中的约195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转型发展,加大城市外围零星分散的约19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的减量复垦。对于同城市及地区周边发展不相适应的规模较大的产业基地和园区,应结合地区整体情况做城市更新,或作为城市未来大事件的战略储备空间。
六是交通发展。更强调轨道交通的基础作用,强化交通枢纽的连通性,上海规划研究设想设立上海东站,东南西北都会有客运枢纽,把所有交通模式整合在一起。城市交通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基本导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客运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重点加强轨道交通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促进土地综合开发的作用。
七是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提升新城作为独立城市的能力,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推进上海生态网络建设,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上海生态用地必须确保在3500平方公里。生态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三网整体规划建设,水网、绿网和文化网络,需要统一起来进行考虑,这在江南水乡地区非常有代表性。
小结
上海特大城市的发展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强调三个要点:人本化,以人本化为核心;生态化,强调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把城市群协同均衡发展作为整个城市发展的平台。
在三个要点的基础上,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我们要探讨城市如何根据这些变量,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其一是信息化,大家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被信息化深刻改变了,大家可以在线工作、在线购物,对传统办公楼的需求就减少了很多;其二是市场化,它是影响城市发展动力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发挥市场化的作用;最后是全球化,上海如何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寻找城市定位,过去上海更多是在跟周边地区同构竞争,相对忽略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接下来要回答好这个问题。
(报告者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内容来自7月5日由前滩综研等单位主办的“改革论坛2014”,本文经报告者审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