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本文为现场演讲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详细内容还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第6期。)
(一)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总量稳定增长,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胡焕庸线”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南北问题逐渐显现,东北地区面临人口衰退危机,“收缩城市”现象出现。同时,在全国经济收敛在情势下,流动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就地就近城镇化趋势增强,人口回流规模扩大。
(二)区域城镇化模式差异
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结构分别呈现出均衡型、梯型和沙漏型的不同发展模式。城市群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发展差异。
(三)城镇化层级聚集特征
城市数量基本稳定,城镇人口向超大城市、县城和镇集两端聚的态势明显,县城的基础性作用凸显。县(市)域承担着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作用,在全国总人口占比、城镇人口占比和新增城镇人口占比上均占重要地位。
人的需求与城市分工
(一)人口特征变化
-
劳动力总量出现拐点,面临老龄化的挑战。至2025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
流动人口素质变化,就业人口结构变化。农民工素质在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也将成为最主要的新增就业群体;
-
农村人口收入变化,收入来源多样化。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但近年来略有收敛。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上升;
-
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张,消费需求转型。中等收入群体增长重心向内陆迁移,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凸显。
(二)城镇化需求变化模型
1)农民工需求取向变化模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存型需求到当代的综合考虑、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转变背景下,须为城镇化提供多样选择和多样化的空间;
2)城镇化人群需求层级模型。分为温饱、教育、家庭、品质和个人实现五个层级,人的需求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单一转向多样,从相似性转向差异化,从满足量转向追求品质;
3)城镇化流动类型。分为脱贫型流动、改善型流动、提升型流动和发展型流动;
4)城镇化流动特征。城镇化人口须经历多次流动、多向流动后才能趋于稳定;
5)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流动特征。呈现出多艺、多业、双城居住特点,以及休闲度假、体验型消费的迅猛增长。
6)基于需求变化的城镇空间供给模型。城镇空间供给应有分层和分质的差异化供给。分层的差异化供给应满足不同层次对服务品质和发展机会的需求,分质的差异化供给应解决休闲、消费、体验经济的需求。
(三)经济职能与城市分工模型
1、经济分工下的城市分层模型
1)各层级城市分工特征显著。城市分工与城市层级的对应关系越来越显著,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职能分工各有侧重;2)影响经济活动(企业)在城市层级间选址的因素,包括不同层级城市提供的劳动力/人才、要素成本、市场区位等要素;3)公共服务、交通条件、人口密度对城市体系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2、超大、特大城市经济转型趋势明显
制造业显现退出趋势,新经济产业兴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3、大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
100-300万的大城市制造业区位熵最高,生产性服务业和部分生活性服务业的区域作用明显。
4、中等城市(地级城市)差异明显
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地级城市)发育良好,地区性中心作用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面临瓶颈。
5、县城发挥基础“稳定器”的作用
小城市、县城的社会服务就业优势更大,成本更低、文化同源、生活方式认同的县城成为很大比例人群选择的就业地和居住地。
基于人的需求变化和城市层级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应当从国土层面进一步识别我国未来城镇化集聚的空间。在此,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国家城镇化空间、国家魅力空间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
以承载力为基础,分区分类确定城镇化模式与策略。分成四大类型地区: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生态高度敏感地;人居环境条件较好、容量超载地;生态环境敏感、承载力一般地;人居环境条件较好,承载力较好地。
(二)国家城镇化空间
基于经济、人口当前聚集的状态,用经济和人口两大类指标进行分区,得出中国城镇化七级分区排序。
(三)国家魅力空间
基于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的分布,勾画我国魅力分布图,识别魅力景观区。
(四)六类城镇化类型地区
基于以上三个空间维度的分析,识别中国城镇化的六类分区:高度敏感地区、限制发展的城镇化主要地区、限制发展的城镇化欠发达地区、适宜发展的城镇化主要地区、适宜发展的城镇化欠发达地区、后三类中有风景的地区。并制定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适度发展、控制发展、不宜发展和特色发展分区指引。
这里是研究性成果阶段提出的城镇体系的构建思考。
(一)城镇空间格局
以“城市群”构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功能层级为主,兼顾规模,将城市群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和区域级三个等级。以“魅力景观区”引导特色城镇化。
(二)城镇层级结构
-
功能结构上,分成了全球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金字塔型层级结构;
-
规模分布上,严格限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人口增长,加快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全面促进县域城镇人口稳步提升。
-
城市体系上,从全球城市体系、城市综合实力和国家空间格局三大视角确定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边境城市的中心城市体系布局。
(三)县(市)域城镇化
分类推进县(市)域城镇化,推进一批产业和人口相对集聚的重点县发展,引导建成一批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的特色县发展,稳步推进一般县的适度发展。
分层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挥县城在提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中心的核心作用,强化镇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
总结以上发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城镇化的发展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主体人群的需求和选择的改变导致城市或者空间价值发生转换。第二,城市职能分工和经济、人口吸引作用发生变化,要求城市空间组织进行重构。第三,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层级和区域上的波动。第四,自然条件和人口密度的红利、交通网络的差别将决定后发地区城镇化的路径和模式。所以,我们认为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关注差异化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制定多元化城镇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