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新世纪初黄浦江北外滩“一滴水”构划之初到2008年8月5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正式启用,成为中国首个通过英国劳氏船级社质量认证体系的邮轮母港,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
日前,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总经理黄海东接受新闻晨报地产星空采访,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前期部署到战略定位、从落户到发展侃侃而谈,梳理出了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成长的脉络,从小小的“一滴水”中,折射出了上海建设航运中心未来无尽的前景。
历史所趋:老码头停泊新邮轮
“一滴水”的原址上本是有着160年装卸历史的高阳码头,如今已变成以国际客运为中心的现代建筑群和滨江绿地,形成了新世纪上海市标志性的水上门户。“从19世纪中叶开始,国际邮轮就是停靠在高阳码头的,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上海的港口在不断外移,南浦、杨浦大桥之间几乎所有的码头都转移到外高桥甚至是洋山深水港。两桥之间上港集团唯一留下的开放口岸码头就只有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谈及缘何落址北外滩,黄海东认为这更像是一种历史交付给北外滩的责任。“从过去到现在,国客中心的发展可以说这是上海航运建设的升级换代以及不断拓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现今的国客中心主要是为了客人服务的,这同时也符合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更蕴含上海发展大旅游的概念方向。所以,上海两桥之内,北外滩可以称得上是‘硕果仅存’的客运码头,货运码头全部移到两桥之外去了。这并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历史趋势。”
据悉,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与东方明珠隔江而立、交相呼应。项目总投资约2.6亿美元,有3个可停靠7万~8万吨级大型邮轮的泊位、1个5万吨级备用游轮泊位,可供以旅游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游艇、游船和油轮停靠。码头平台面约2万平方米,码头前沿水深9~13米,码头年通过能力为100万人次。包括客运综合楼、观光候船大厅等在内,国际客运中心共有13个项目,其中独具风格的观光候船大厅将架空于绿地上方,离地13米,整个建筑造型呈水滴状,配装全玻璃幕墙,好似一滴水“悬”在黄浦江畔。二楼登船厅是“一滴水”的主体建筑,长82米、宽31米、高28米的大厅仿佛是天上落下的一滴湛蓝色的水,晶莹通透。
国际客运码头为适应国际客运发展的需要,按第四代邮轮母港的要求,建设景观环境优美、一流的高等级国际客运码头;既能满足出入境口岸的管理要求,又能为国际客运班轮、国际邮轮提供便捷、安全、舒适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同时充分考虑到绿化建设以及开放空间,为旅客提供亲水的观光、休闲场所。
分工明确:挑战与机遇并存
上海,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以上海为中心,在短短1-2日之间,便可抵达国内多个港口、码头。无论是南面的厦门、香港,还是北面的大连、青岛,亦或是东南亚的新加坡和东北亚的韩国、日本等地,可以根据季节自由调节航线,使邮轮经济效应达到最大。有了前期的开发建设,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发展无疑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原先的构划是个全功能的邮轮码头,有母港、访问港、国际班轮从普通层级的邮轮到高端或是豪华的邮轮都可以停靠。但随着宝山吴淞码头建设好了以后,我们的分工更明确、清晰。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主要接待7万吨及以下级的邮轮,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主要接待7万吨级以上的邮轮。”面对这样的功能划分,黄海东这样理解,“两个港口已形成错位竞争和功能互补。并且两港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分割:在邮轮产业发展稳健的北外滩将定位于构建邮轮要素市场;而后起的吴淞口将打造成长三角区域水上集散中心。”据悉,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更将侧重于为大中型国际邮轮和沿江沿海游船以及游艇提供进出、靠泊、人员上岸、离岸以及邮轮维护、修理、建造等综合服务。
面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完善,黄海东对北外滩码头的未来充满着信心,“我们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聚集的产业要素较为完整,有人说,虹口区是“落寞的贵族”,只因板块区域内浓厚的底蕴与扎实的基础还在,现在有了国客中心这一产业依托,势必将是板块崛起的一大助力。北外滩的邮轮码头其实拥有着双重意义,首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义,其次,便是发展上海的邮轮经济。作为航运与航运金融双重承载区的虹口,国客中心将拓展邮轮产业链,打造邮轮设计与邮轮经济商务区,形成以邮轮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多产业结合:大杂烩里出好菜
“上海滨江板块发展的条理是非常明晰的,传统意义上的外滩作为由来已久的旅游聚集地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场所;陆家嘴则占领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不二高地。我们现在所提的北外滩,拥有上海航运中心建设这一政策利好,未来的前景是不容小觑的。但我们要如何实现北外滩的优势最大化呢?”谈及北外滩未来的发展,黄海东抛出了“跨界”这一概念。“北外滩作为一个多方位要素的聚集区,要如何协调好多方价值,从而形成北外滩的特色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初步构想中,我们希望通过邮轮经济带动免税商店的开拓,从而带来商业的发展。”谈到免税商店,据黄海东介绍,作为中国邮轮产业的领头羊,上海国客中心正逐步从单一的邮轮码头运营向邮轮产业综合服务商转变,自2009年起,国客中心加快了对邮轮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渗透,充分利用北外滩黄金岸线的资源,举办大型知名品牌的商业活动。为北外滩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扩大了“一滴水”邮轮的码头在市场的影响力,在船舶供应方面,更是积极尝试,与上港物流合作,为靠泊的邮轮提供物资供应,并积极开拓口岸免税店业务,为出入境的乘客和海员提供免税品服务。
“现今国客中心的要素聚集就像是一盘‘大杂烩’,如何对这些资源有效利用及整合成为我们今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们积聚的优势较多,同时挑战也就非常大,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水平,希望以香港九龙海港城为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航运码头,炒出一盘‘航运盛宴’!”黄海东补充道。
明星项目价值随板块共成长
方征炜上海鹏欣集团总裁助理、营销总监
白金湾包括酒店、写字楼和住宅三类产品,目前写字楼产品已经全部售罄,这得益于北外滩航运中心的规划定位,入住的企业类型里面航运企业占比较大。悦榕庄酒店也即将在今年开业,住宅今年以来也得到较好的去化成绩,这些都说明北外滩的市场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从2008年底到现在,白金湾的价值成长是随着板块的逐渐成熟而愈加体现。北外滩地区率先发展的滨江CBD,目前区域内已经聚集了大量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以及商业配套设施,而白金湾是这一区域中出现的唯一位于滨江CBD沿江地带的住宅项目。白金湾是典型的资源型豪宅,拥有一线江景,而且这个地段以后不可能再有同类产品出现。
从目前来看,北外滩板块发展尽管还不如陆家嘴等板块成熟,但未来潜力巨大。北外滩将是浦江沿岸两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并与外滩和陆家嘴错位竞争和互补发展,形成“金三角”格局。并且这里的建筑南向黄浦江景观,可以看到陆家嘴、老外滩等景观,与其他滨江板块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产业环境营造使区域前景更广阔
尹伯成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北外滩从2009年航运中心规划落地到现在,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航运中心”还有距离,但是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在逐渐完善中。
任何一个“中心”的形成都要靠市场日积月累地形成,比如外滩金融带的形成,也是靠一个个外资、中资银行总部等等的落户而形成,并不是光靠高楼大厦的建造。我认为北外滩航运中心建设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与航运相关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航运企业、航运功能性机构聚集,形成指挥中心、办公中心,形成真正的航运产业办公环境。如果北外滩产业环境营造能够更上一个台阶,那么未来的前景将更值得期待。
地段价值将获得更好提升
薛建雄克而瑞上海机构研究总监
由于北外滩的地理位置关系,当地的房子可以朝南观看百年外滩和新陆家嘴景观。可以说是目前上海景观最好的地段。目前北外滩在售的楼盘只有白金湾等少量项目。白金湾周边主要是新城建设区域,环境较好,离江很近,资源优势十分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北外湾重新确立了其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依靠几家大型央企打造航运及航运服务产业链。随着北外滩建设的高速推进,预期北外滩将逐步成为世界航运的中心,那时北外滩的商办水平将大幅提升,从而使得北外滩的地段价值获得更好提升。
规划按照国际化城市设计指标
陈晟中房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外滩板块是上海老城区板块、内环内板块罕有的重建率较高的区域,北外滩板块的建设之初就开始征集大量的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北外滩板块的建设不是小范围的板块内的“修修补补”,而是大拆大建基本按照国际化城市设计的硬性指标进行的规划与建设。
目前来看,北外滩的发展着重要在三方面进行突破:
商业规划与定位:北外滩的商业首先要满足区域内的商业消费需求,即构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此外,若要形成上海的商业性地标,在商业定位方面要区别于老外滩、东外滩,老外滩是老上海的名片,目前的商业配套主要是以高端奢侈消费为主的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东外滩的商业定位是依托生态优势构筑“渔人码头”;北外滩可以以航运相关内容为主题,建设主题性航运BLOCK。
交通环境:北外滩是老城厢地区,其道路多数为小马路,虽然东大名路、东长治路等道路的拓宽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环境。但是,作为新兴的CBD而且处于不断扩容中的CBD区域,其道路动线规划方面应该大做文章,充分满足板块能级的提升。
文化环境:北外滩拥有一个半世纪的航运历史,北外滩拥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及文化资源。北外滩在积极发展航运业、商业、房地产等行业的同时,可以注重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口碑旅游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