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1月11日:巴曙松话中国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3-1-11 14:17:23 来源:观点地产网
   每个人都在谈改革,到底方向如何?我觉得还是要回到我们基本的经济趋势、经济规律分析上来,包括城镇化也是这样。推进城镇化没有疑问,但是以什么方式推城镇化?这个争议就大了。

   陈淮老师说的城镇化降温其实主要是指现在有关部委规划还在讨论起草阶段,外面都报道的风风火火了,什么多少十万亿了。报告咱们都没有看到。所以有一点提前在透支和乱猜,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回到基本面看看城镇化到底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一讲城镇化,用的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诺奖得主斯蒂说的看全球经济就看两个,中国的城镇化、美国的新技术。放到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增长动力,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城镇化无非就是谈人口、土地和资金三个要素的流动。我们房地产行业就是在三个要素之间寻找机会,人口是我们主要服务对象,我们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和资金。这个不同的组合直接就带来了不同城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居住的方式。城镇化的重点,这一轮我们通常说原有的城镇化难以持续,要有新的城镇化,新的城镇化新在哪里?第一,更为强调人的城市化。第二,从过去十年、二十年,大城市的较快或者过快扩张,转向以大城市带动城市群为核心这样两点我觉得是重点。我们看过去20年的城镇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结构,我们第一产业产值的占比持续地降到,第一年降到10%。但是我们整个从户籍统计的就业结构转变,落后于生产结构的转变。就是人没有在城里落下来,我们所说的城市化在城市经济学里面无非就是讲三点:密度要提高、距离缩短、开放度增加。这是现代城市发展,在城市经济学看来的三个根本的要素。密度,就是地理集中度的提高。因为你规模经济效益越明显,你到一个地方生产的集中的动力就越强。很多留学生就会讲一到假期打工,肯定要去纽约、洛杉矶,人多、就业机会多。你在小城镇,在哈佛上学很舒服。城市化也是这样。距离就是物理距离的,对不同产业有敏感性。为什么我们提城市群的概念?也是从原有的汽车时代开始进入铁路、高铁时代的时候整个的城市群的距离扩展。一个小时都市圈以前是指100公里开车一小时到。现在一个小时坐高铁,差不多上海到杭州了。这样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做相应部署。第三,开放度带来要素的流动变化,在此基础上政府职能变化、配套。

   实际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城镇化这个争论还没有很清晰的结论。一方面大家抱怨大城市人涌的太多。另一方面从全球趋势看,交通网络越发达,比如我们广州建几条高铁建到附近的城市,连起来的珠三角,大家说以后就不住到广州了,就住到珠海、汕头这边去了。政策引导是这样,结果实际的市场效果是更加向大城市集中。大家看《落角城市》这本书,最近很流行,很多研究城镇化的领导都在推荐这本书,这里面一个典型判断,交通网络的改进其实从市场上来说增大了大城市对人流的吸引力。所以我们一直在提示的就是,比如说大家看,早在60年代日本开始大幅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就意识到东京可能人太多,提出所谓东京疏散计划,1000多万人,太多了、太挤了。然后不断地把各种产业、各种学校、机构疏散。结果大东京地区从1000多万人一直疏散到3000多万人,一直不断地在增加。所以现在一方面我们承认城市大了,要建交通便捷地把人输送出去。另一方面市场的力量还在往核心城市集聚。这也是在座业界人士未来十年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影响最关键的政策信号之一,取决于你自己的定位,你的区域定位,你的客户定位。政府要做什么?第一,要有产业支持。把农民工变成市民就完了?做什么呀?如果没有产业支持,就变成巴西里约的贫民窟,没有产业支持。第二,人口政策,特别是户籍政策。第三,土地政策。大量的资源都集中在核心城市,当然核心城市的投资强度高,土地价格就高,就好像前几年有人给北大送了一个匾,保安把他带走了,模仿毛主席的字送了一个北京人大学,说北京人上北大是外地的百倍。你是不是把这个资源切到一个小镇上?像欧美大城市一样。要配合土地制度改革。第四,基建水平。如果我们确定是以城市群作为核心发展目标的话,城市群内的交通网络、城际网络可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2012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新批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一轮跟08年有很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城际铁路占非常大的比重。这是有意识的。这也涉及到大家的策略,你是沿着城际铁路做相关产业拓展呢还是说我就把铁路更便捷的城市相关地区市场的选择,这要很审慎地研究。从中国和国际发展情况看,铁路的兴起是直接导致乡村和小城镇增长和衰败的直接动力。以前交通不方便,他在小镇上过着日子挺好,然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说城镇化就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我昨天在发改委座谈会上就说领导都以为城镇化就一定是推进经济增长,不一定的,有推进经济增长的,也有城镇化很快,经济增长很慢甚至负增长。所以我们要的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一个城市化。过去我们在城镇化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比较开放的地方获得比较快的增长。下面把不同城市单位土地创造的GDP做了一个对比,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差异。过去20年,特别92年之后,中国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从内陆到沿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最近看哈佛大学副高级教授写的邓小平时代,他甚至说中国几千年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人群的流动、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和资金可以在沿海城市集中,我们看到不同颜色的集中度的变化,很明显。北京、上海、深圳是流动人口占比最高的地方。97、02、09年这三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也使得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物理距离在显著的缩短,所以商品和服务流动的时间、交易成本在显著降低,这是看到不同地区铁路、内河航道、公路里程建设的进度,我们有关部委城镇化报告是机密,我搜索了一下,温总理在国务院办公会说的说我们未来城市布局,两横三纵,这是他说的,未来建设重点就是围绕着两横三纵来推进。两横是长江、欧亚路桥,三纵:京广、京哈和沿海海岸线。两横三纵将会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基础配套,沿岸城市建设的关键骨干。这也是大家要高度关注这个分布。

   有什么问题值得关注呢?我们过去城镇化为什么难以按照原有方式持续,或者存在哪些不足。第一,第一产业产值下降的速度远远快于第一产业就业下降的速度。第一产业就业占比35%,产值与就业匹配度只有0.3,大量的农民工,现在用一个中性的词叫农业转移人口。第二个不匹配,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速度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导致生产结构整体上的匹配度出现失衡,服务业发展的滞后。第三个,沿海和内陆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转化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看到城市化的进展比较大的地区其实主要还是沿海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它的城市化的推进。以单位土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来衡量区域的差异,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图表,是跨度非常大。我们只看到排在前面的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天津这样一些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和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这一点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的共识,我就不多讲了。还有一点,土地的城镇化的速度显著地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过去十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超过60%,但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刚刚过40%。大量的城市新建的八车道、六车道,新的开发区没有什么人住,再加上农村土地不能良性互动,所以中国城市化反而出现了土地的粗放使用,城市每平方公里居住的人数过去十年不仅没有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上升,反而下降。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工业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其他的用地。大家看这个图表里面工业用地占比. 在不同地区都基本上在40%左右,全国平均数字来看,住宅用地明显于工业的用地。商业用地占比就更低了。这也是用地结构方面值得关注的一个题目。在工业用地过快扩张,都在低地价扩张引资,居住用地远远滞后。过去一段时间过度关注生产型而相对忽略消费型,居住、交通、绿地占比明显偏低。图表上的对比,过多的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到工业用地上,这也是我们这个税收结构、GDP考核机制是直接相关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给予充分的讨论。东京建设用地结构:住宅用地占58.2%,公共用地15.4%,商业用地16.4%,工业用地10%。从土地、人地矛盾来说,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比我们的压力还大。所以在城市化路径上,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路径更值得借鉴与参考。既使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北上广深这些地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对比跟国际水平比,差异也是非常明显。

   所以在新的阶段要注意什么呢?环境有所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流动方式相应的会变化。第二,过去十年这么快建成区土地的扩张估计会有所减缓。第三,资金的相对的稀缺程度已经发生变化。在这个报告里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期限长、风险高,又需要资金成本低,我说这句话建议删掉,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储蓄率降低,资金成本未来会呈现上升趋势。会使很多你们认为能建的基础设施变得商业化不可行。要遵守游戏规则的话:第一,开始出现人口回流。流动人口过去20、30年从内陆走向沿海,目前随着老龄化到来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跨省流动人口明显减少,省内、市内、县内人口流动在明显增加。这是新的一次人口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看到统计乡内、县内、县外、省内和跨省流动的数据,背后是产业迁移,广东腾笼换鸟。08、09年的危机,是应该春运是高峰期了,产业慢慢迁回去后,越来越多制造业回去后,就从跨省流动变成省内流动,交通网络建设重点从跨省建设到省内交通网络建设估计下一步压力会凸显。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口结构里面,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这一部分回流意愿更强。要么户籍改革留在城市,要么回到所在城市,这会影响在全国区域布局。怎么应对这个呢?上市公司数据大致相对靠谱一些。我看了一下涪陵榨菜销售近几年增长波动变化,流动人口,我们上学的时候吃的最多也是方便面、榨菜,近几年在我们华南地区,涪陵榨菜销售持续下降,中西部地区在持续上升,特别是华东地区,这也表明流动人口开始在逐步回流。北京、上海、深圳作为过去20年人口流动最多的城市,目前人口流动增速开始趋缓。深圳的流动人口已经呈现出下降。第二,土地的扩张速度会逐步趋缓,不再可能大面积扩张了,工业用土地供应的成本会逐步提高,沿海发达城市工业土地供应比例会逐步下降。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在显现。下面的饼状图就是2011年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比例持续减少。随着不同城市加入城市化大吵,人口、土地、资金有显著差异,未来不同城市推进城镇化起点条件显著不同,这也决定了未来城镇化分化明显。

  我特别提出一个城镇化转型。从生产型城镇化更多转向消费、居住方式转变为人的城市化服务的城镇化。土地城市化从数量扩张向效率、内涵扩张过渡。这背后也隐含着不同的判断。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天天大家在讨论大城市病,其实有没有小城镇病呢?也有,土地浪费、就业机会欠缺、每天工作一两个小时的小店关门。集约化不高。现在我们天天讨论要把它分散,但是政策引导可以这样,但是另一方面不能不做好一种准备,那就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城市化推进,日本出现了比如3000万人的都市圈,我们会不会改写呢?我们出现4000万、5000万都市圈这样的人群居住,会碰到哪些问题,我们怎么化解。所以第三个就是人口城镇化向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方向过渡。从一般经验来看,50%是一个标志性转折点,30到50是加速期,50到70还在推进,有一个减速期,中国很多地区城市化率还在30%-50%城市化的加速。农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未来会是一个主要方向。关键的问题是在这个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成本谁来分担,政府、企业和个人谁来承担?如果问卷调查,让各个市长表态,如果没有相应的分担机制,都不答应。怎么分担?直接让他过来分蛋糕,广州原来的人民都不答应。怎么办?需要建立一个分担机制。转移人口的流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阶段城镇化空间的布局。我们业界更多要关注城市群,特别是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发展趋势。政策引导是一个力量,市场进行经济规律,进行人员流动,人是靠自己双腿流动,是一个市场力量,最终城市化格局就是这两种力量的叠加。

   一个县城农业的产业化,三纵两横是承接制造业的转移,而沿海经济中心城市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城市化里面产业提升以至于说在参与全球化有竞争力的城市群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的定位。所以未来城市化空间的布局将是一个市场力量主导、政府力量协调推动,在这两只力量驱动下,城市群未来会成为主体的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形态。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