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03900,HK)发布公告称,蓝城将正式重组。
重组之后,新蓝城将主要从事建设管理业务,并将接收与该项业务有关的资产、权利、负债及员工,而原有的蓝城将从事其他业务。同时,在收购完成后,新蓝城将由绿城中国全资拥有(分别透过香港附属公司及绿城房产拥有64.6%及35.4%)。
此前,蓝城主要从事建设管理业务,即物业发展管理与咨询业务,并就政府建设项目及物业发展项目的规则、设计、预算、建设及销售提供物业发展管理与咨询服务,同时亦从事其他业务,即与养老、农业及城镇建设相关的项目,以及与建筑科技、景观设计、装饰设计及营销经济有关的业务。
宋卫平转投农业
实际上,早在此前,绿城将合并蓝城的消息就已传出。彼时绿城集团董事兼执行总经理李永前公开场合透露,宋卫平即将归隐。“由宋卫平控制的蓝城集团将被整合到绿城管理旗下,已初步达成交易,未来宋卫平将专注于绿城小镇的建设。”他表示。
据说,退休前的5-10年内,宋卫平最大的课题是做出5-10个小镇样板,主要位于上海、杭州和北京周边约三五十公里包围圈内。
按照宋卫平的设想,这些农业小镇需要三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两平方公里是农业,一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其中农业及相关产业占2平方公里,建筑规划占1平方公里。在建筑规划中,90%的是住宅,预计售价1万元/平方米,10%的是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餐饮、娱乐和文化等。
宋卫平曾经谈论,农业小镇的实质就是一个微缩型的城市,在3万人的居住人口中,城市与农村各占一半比例。他希望通过科技化的农业,把当地农民留下来,成为现代农业工人,而这些未来的“现代农业工人”将居住在宋卫平亲自为他们造的有产权的房子中,共同享有小镇里的医疗、教育、娱乐等配套。
他的第一个宋氏农业小镇——“春风长乐”——已经在杭州市余杭区长乐镇的长乐林场开建。这个项目占地1.6万亩,是宋卫平心目中的一次“乡村大改造”,将原本产业模式单一的长乐林场,打造成一个以农业为基础,配合旅游、创业、居住、颐养等功能的复合式“农林小镇”。
按照绿城的说法,其将要打造不同类型的绿色小镇项目,主要有医疗小镇、教育小镇、养老小镇和农业小镇等类型,累计开发在建项目17个。目前,绿城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绿城理想小镇集团。
业务平台逐渐浮出水面
除宝能、华润与万科之外,绿城的发展也可以算作是“中国商战”的一个精彩案例。
1994年,绿城作为宋卫平的“谋生手段”应运而生,在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绿城成了那个时代的宠儿。然而,2011年受困于政府对房地产强势调控,绿城数次陷入资金链紧绷窘境,直到引进九龙仓做战略股东、与融创成立合资公司,绿城才得以起死回生。
2014年5月22日,融创中国以62.98亿港元代价收购绿城中国24.313%股份。但到年底,宋卫平便以接到绿城业主的“大批投诉”,外加部分项目合作股东对融创团队销售策略的异议,最终以“回归绿城”的结局结束了这次合作。2015年12月18日,双方正式签订终止协议。此后,双方围绕着融绿平台轮番发布公告争执不休。2015年5月5日,双方同时发布公告,明确划分了融绿平台资产的归属。直此,双方再无瓜葛。
2015年3月,绿城引进了中交集团。此后,中交集团开始了与绿城的漫长整合。此次,绿城公告将蓝城收入其麾下,终于透露出了其整合版图的隐秘一角。
在中交的大计划中,整合后的绿城集团将主要由绿城地产、绿城管理、绿城资产和绿城小镇4大业务平台组成,相关资产也将进行相应重组。其中,绿城地产将整合绿城中国和绿城房地产业务,梳理出6大产品系列。按照绿城2015年报,高端产品、高性价比及安置房三者比例为2:6:2。
至于中交地产业务是否会与绿城整合,李永新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但其亦补充道:“我个人认为,进一步整合肯定会是个趋势”。
无论是否整合,中交主导下的绿城正在走上一个“去宋卫平化”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