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点评
首家5000亿房企,万科恒大亚军之争悬念加剧
又一个月结束,2017年度走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12月份,全年销售TOP100的几个关键位置已经可以预见结果。
碧桂园成为中国房地产首家超过5000亿销售规模的房企,稳居第一;万科以及恒大在过去十一个月从未成功超越,没有对碧桂园的冠军位置形成足够挑战。
前三强最重要的一个悬念就是万科和恒大“亚军之争”,截止到11月份,两家企业销售规模差距已经缩小到10亿元左右,最后一个月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万科在最后两个月面临被恒大超越的局面——1-10月份,万科的销售金额还领先恒大超过100亿元。
“碧万恒”三家企业销售之和已经接近1.5万亿,占TOP100企业销售总额6.38万亿的比例为23.1%(前10月比例为23.5%),占前十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为51.3%(前10月比例为51.6%)。
按此预测,三家企业最终销售总额将约为1.65万亿,平均月销售金额约为5500亿。最终的一个悬念是碧桂园是否将成为首家6000亿房企,而万科和恒大紧随碧桂园之后进入5000亿俱乐部,已经成为定局。
3000亿的分水岭,融创、保利年底发力冲刺
融创是前三强之外的“第四极”,极有可能成为本年度唯一一家新晋3000亿房企。但在前三强如此抢眼的表现映衬下,融创即使有“黑马般”突飞猛进的表现,也只能被固定在第四位。
但毫无疑问,融创这种超过100%的增长速度,如果在2018年能够维持,那么追上“碧万恒”三强,成为“碧万恒融”也不让人意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地产,该公司11月单月录得约300亿元销售金额,使得1-11月销售总额升至约2700亿元,很有希望成为融创之后,第二家新晋的3000亿规模企业。
曾经“绿万之争”的主角绿地,成为销冠那一年后,就开始陷入漫长的调整转型期。1-11月,绿地销售金额达到约2500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2200亿,逐渐恢复了竞争力,并开始冲击3000亿。
以上6家房企均可认为是第一梯队的“种子选手”,销售规模都超过了2000亿元,前11月销售额之和则达到了约2.3万亿元,在TOP100企业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达到了35.8%。
千亿房企大扩容,新城控股、招商蛇口成功达标
千亿房企俱乐部从万科一家“独苗”发展到7家,再到2016年度的12家,可以说经过了连续的跳跃式发展。
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在加速上升的分化局面,“大者愈大、强者愈强”的局面延续了好几年,似乎已经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固定发展规律。
11月份,又有两家房企成功达标千亿,使得千亿房企数量增长至14家。排除万达商业这家仍然未达到的老牌千亿房企,也就是说,本年度有三家房企成功晋级,分别是龙湖、招商蛇口、新城。
龙湖早在几个月前的7月份就已经宣布达标千亿,之后放慢了规模增长的速度,截止11月底,销售金额未突破1500亿。
招商蛇口早在去年就定下了今年冲刺千亿的目标,并成功提前一个月实现,可见整合转型之后,这家央企正在不断加速。
新城在许下一百座吾悦广场宏愿的同时,住宅销售规模增长也没有拉下,成为本年度第十三家千亿房企。
接下来的最后一个月,万达商业成为第十五家千亿房企看来并不存在多少难度,而且这对于万达来说,已经是一个比以往更低的成绩。
那么,剩下最后一个悬念,就是世茂房地产和旭辉集团能否在最后的12月份完成突破,让中国房地产的千亿房企俱乐部数量增长至17家。
分化集中还在继续,500亿以上企业已达到35家
17家可能的千亿房企之外,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就是第18名——鲁能集团。
过去两年来,鲁能集团一直都是“黑马”的角色,异军突起,保持了极高的规模增长速度。
2017年1-11月,鲁能集团完成了800亿的销售,虽然最后一个月达标千亿有些难度,但已经足够维持其前20强的排名,并且为2018年继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20强企业中,雅居乐和中南置地同样进步明显,都在2016年度500亿销售的基础上增长至800亿的规模。
同样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还有正荣集团、阳光城、富力地产、泰禾集团、中梁地产等多家中大型规模房企,这些都是2018年有可能冲击千亿规模的生力军。
1-11月,销售规模达标500亿之上的企业共35家,销售总额之和约为4.77万亿,占TOP100企业销售总额的达到了74.8%。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按此推测,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1.5万亿左右,这35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在全国销售额的占比超过了四成。
还是那个规律,房地产市场分化集中现象之下,大型房企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提升,并且还将持续下去。
行业观察
大年与小年,正在被改变的房地产市场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到来之际,整个行业已经逐渐弥漫着对来年市场不乐观的情绪。但从过去将近一年的表现来看,中国房地产仍然将收获一个丰盛的“大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6%。
用10个月完成了10万亿的销售,这是在2016年首次达到10万亿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又将创造一个新高度。
在大部分分析报告中可以发现,有不少观点认为,房地产经过连续两年销量大年之后,2018年大概率是销量小年。
从政策方面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各地出台房地产政策的节奏仍在保持,特别是限售、住房租赁等领域均有不少新政出台。
据不完全统计,11月13-19日一周时间里,有超过9个城市发布了住房租赁相关政策。截至11月底,全国有超过50个城市出台了有关住房租赁的政策;此外,各地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已接近180次,加入限售的城市扩大到50个。
最新一个城市是扬州,11月29日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于12月1日具体执行。政策显示,在扬州市区范围内拥有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不得再次认购新建商品住房。
在市场成交仍然高歌向前之际,可以看到,房地产调控和长效机制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实。虽然周期的影响仍然存在,但不能否认,中国房地产的生态和规律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不动摇不放松,调控不能“喘口气、歇歇脚”
无论是大年还是小年,房价和调控始终都是行业内关心的核心问题。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念头。
这次会议,被解读为2018年房地产政策基调的某种定调,即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事实上,过去一年多来,房地产调控举措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10月份,随着“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深入,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1至0.3个百分点之间;天津、上海和成都分别上涨0.1%、0.3%和0.7%。从同比看,13个城市涨幅继续回落,回落幅度在0.1至3.7个百分点之间。
按城市类型看,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继续回落。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3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分别回落0.5和0.7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回落1.0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3个月回落,10月份比9月份分别回落0.7和0.3个百分点。
不一样的热度,观点商业年会看市场
11月份,与住宅市场成交继续稳定相对应的是,商业地产市场出现了不一样的热度。
11月20日,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的2017观点商业年会上,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商业地产TOP100”榜单,呈现了一幅全国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服务商群体的排行榜。
商业地产从寒冬中回暖的这一年,虽然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在资本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一个受到更多关注的领域。
在这一年,华润置地继续领跑榜单;恒隆地产更进一步,位列亚军;印力不断整合万科旗下商业地产项目,一个超级商业地产集团逐渐成型;而龙湖则超越新加坡商业巨头凯德,首次进入前五,位居第四。
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正在转移投资者对住宅市场的投资热情,进而转向保值增值性更强的商业地产。可以预见,未来萦绕住宅多年的投资属性将逐步减弱,而商业地产将成为下一个投资蓝海。
从大宗物业交易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1月1日,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发布公告,以总代价402亿港元出售位于香港中心商业区的THE CENTER(中环中心)物业,为11月写字楼大宗交易市场创造了一系列的纪录。
土地市场冲刺,北京创造月度卖地次高纪录
临近年底的土地市场,毫无疑问是非常繁忙和紧张的,有足够资本和想法的企业都为2018年可能出现的“小年”在补充粮草。
其中最为抢眼的是新科销售冠军碧桂园,在全年接近6000亿销售的背景之下,碧桂园需要补充的土地储备是非常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碧桂园本年度拿地支出已超过2000亿元。
从城市来看,截止到11月底,北京全市土地成交金额超过了2600亿元,计算12月还将出让的7宗住宅用地,全年累计成交金额将超过2800亿元。
11月单月,北京土地成交金额为480.4亿元,这个数字是该城市历史单月土地成交金额第二高,仅次于2015年11月。
从企业来看,11月14日,万科、旭辉、卓越联合以78亿总价竞得石景山区五里坨建设组团二1601-053地块;11月3日,碧桂园分别以34亿、35亿元夺得珠海香洲区与金湾区两住宅地;11月28日,中海以48亿元摘得成都市高新区住宅及商服用地,自持面积100%。
类似的案例不少,虽然土地价格没有出现异常和过热的现象,但这显然更有利于准备充足的房企拿下土地。
|